演大荒 — 第 20 章 禪師

一間破廟,只剩一半的廟門和縱橫交錯的蜘蛛網,告訴路過的旅人,這是個免費過夜的地方。寒冷的季節,有這麽一個地方要比睡在野外強的多,而林雲就是今夜這間破廟的第一個客人。最終,他也沒有和聖地亞哥他們一起去小村莊。自從那一夜在海邊,林雲再次回憶起了圖騰秘境的種種之後,他漸漸明白,如果再來一次,他依然沒有多餘的選擇,所以心中有了一絲光明。

離開小漁村後,他漫無目的的走了五天,每日風餐露宿。直到今夜發現這個破廟,他便打算在這裏過夜。當他做完了重複了十多年的事——生火之後,破廟卻迎來了今夜的第二位客人。

“阿彌陀佛,”入耳是一聲佛號,“小施主,不知可否借此地休息一夜。”這第二位客人便是一個大和尚,滿衣服的油污。一句話形容,就是怎麽看都看不出得道高僧的樣子。

“大師不用客氣,本來就是間荒廟,哪來的借字。不介意的話坐下來烤烤火,怪冷的。”林雲随意答道。

“多謝施主。”和尚看起來頗為潇灑,也不撣撣灰塵,靠近火堆便席地坐了下來。

“大師如何稱呼。”林雲搭着話,拿出水囊随意的喝了口。

“哇哈哈,貧僧法號智仗禪師。”那和尚一聲大喝,顯得頗為豪邁。

“噗……”“咳咳咳……”火堆差點熄滅,林雲差點咳死。

“哈哈,施主莫急。和尚我用的是智慧的智,為人也頗為仗義,取的是這兩個字。”

“大師……真乃高人。”林雲憋了半天才說了這麽一句違心的話。

“哈哈哈,小施主客氣。”和尚看起來還頗為受用。

林雲從一旁拿出一個包裹,扯斷捆紮的細枝,攤開包裹的樹葉,拿枯枝做了個簡單的支架,将一塊獸肉放在上面,就開始燒烤今天的晚飯。吐納能吸收天地靈氣,按道理随着功力的加深,平日對食物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少,兕族的祭司平時所需的食物就很少。可林雲不同,經過這幾年的修煉,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吃越多。林雲一邊感嘆自己的資質太差,一邊只能無奈地烤着肉。

“小施主,這個,能不能分給貧僧一些吃的?”見林雲烤好肉剛要開吃,和尚問道。

“智……仗禪師,”林雲感到一陣別扭,“我沒有帶幹糧,只有這塊肉。”

“就這塊肉就行,不知可否分給和尚一些。”

林雲感覺頗為詫異,《神州志》上對天下的風俗多有描寫,其中曾提到天下萬法,有一道為佛道,修行佛道的門派都稱佛門。佛門強大的原因是他們自制,與天下諸派不同的是,他們有很多的清規戒律,每逾越必受重罰,故佛門之人多是心智堅定之輩。“難道是《神州志》杜撰的?亦或者時間過了太久,世道已然大變?”林雲不禁想道。

見林雲滿臉的疑惑,大和尚倒是及時解了圍,“施主不必多慮,一般的和尚是不吃酒肉的,可是貧僧吃得。”

“哦?請教大師這是為何?”林雲虛心請教。

“因為我與他人不同。”智仗禪師一幅得道高僧的虔誠模樣。

“不同在何處?”

“不同在我喝酒吃肉。”大和尚說這話時一臉的坦然莊重。

“哐當……噌……咣……吧唧……”這是林雲內心的聲音,表面上就是兩鬓的青筋亂跳。好不容易平複了一些,他抽出長劍,将那烤肉一分為二,遞了一塊給和尚。

“哈哈,多謝施主。”然後就見和尚兩手抓着烤肉,迅速地消滅了起來。一會兒的時間,就全下了肚。和尚心滿意足地抹了抹嘴,再蹭在那件僧衣上。原來油污是這麽來的,看來這和尚吃的肉可不少。

“貧僧吃飽了,多謝施主。可貧僧不随意受人恩惠,既得了施主的一飯之恩,不妨送施主一個去處。”

智仗禪師雙手合十,倒有了些莊嚴之色,只是林雲見過了他狼吞虎咽的樣子,倒不如何放在心上,也不推脫,只是随手給火堆加着樹枝。

“施主可是來自南部山林,讓我想想,兕族?”和尚悠然開口。

林雲感覺有一股涼意順着脊椎直接傳遞到了大腦,他瞬間抓住自己的黑劍,擺出了防禦姿态。雖然他不通世事,但驟然讓一個陌生人道明出身給了他直接的危機感。

“哈哈,小施主很警覺啊。不用害怕,我是用猜的,而且并不難猜。”和尚仍然一副風輕雲淡的神情,就像沒看見林雲抓住的那把黑劍一樣。林雲也沒有因為和尚這麽說就放松警惕,依然繃緊着身體。

“小施主的衣服與常人不同,當今世上常用的是綢與麻兩種布料。而小施主身上的倒像是南部山林特有的綠蠶吐的絲線混上麻線編制而成。這種綠蠶絲比一般材料要柔韌的多,和麻編織在一塊兒經久耐用,還有少許的抵抗靈力的作用。據我所知,這種綠蠶只能在山林東南角的鋸齒桑林存活。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裏正是兕族族地。和尚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南部山林游歷過一段時間,恰好見過。”

林雲悚然一驚,這和尚是何等眼力,只憑自己的衣服就能猜出自己從何而來。何況綠蠶絲和普通的蠶絲外觀上實在是難以分辨,只不過稍粗一些,混着麻編制過後更是難以察覺。林雲放下手中的長劍,坐了下來,而實際他的手還按在劍柄上。

“禪師好眼力。”林雲恢複了平靜。

“施主過獎了,不知小施主年方幾何?”

“十六了。”

“阿彌陀佛,小施主年方十六便能如此的冷靜沉穩,貧僧出家多年,一十六歲時已誦讀經書若許年,也不及如今小施主的心靜。”

林雲不為所動,靜待下文。

“施主好心性,只是在這樣的年紀卻能這樣穩重的不是天賦異禀便是早年遭遇變故,依我看,小施主倒更像後者。”

林雲不想再讓和尚看出些什麽,所以努力控制着自己不受他的話影響,臉上風輕雲淡,全無表情。

“施主不願說也罷,只是在這等花樣年華就失了天真,卻是人生憾事。況且我觀施主雙眼無神渙散,怕是全無惜命的打算。”

這一次,林雲再難掩飾驚容。和尚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世間漭漭,他又如何通過一把沒有任何紋飾的黑劍去尋找父親的足跡,至于圖騰之變,或許沒有比山林部族更了解它的地方了,離開這裏又上哪兒去尋找答案。他并無任何打算,天下之大,已無他林雲的容身之所。他只想随意走走,憑着心性行事,若再無趣,不如找個深山幽谷跳下,了此一生罷了。

“天下之大,總會有施主的容身之所。”大和尚接着說道。

林雲已然心中佩服,不過對于自己的事,他并不抱太大希望,和尚能耐再大也說不出自己的父親是誰,随口應付道,“還請大師指點。”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小施主既然沒有地方可以去,不妨聽和尚一言,此去西北方向,有一古鎮名小林鎮,鎮中只有一間禪寺,小施主不妨去那裏看看,以施主的腳力,不過十來天,也可遠離南部山林。”

“謝過大師,我會考慮。”

寒暄過後,兩人都安靜下來,和尚盤腿端坐,雙手合十,閉上雙眼,似乎就這樣睡着了。而林雲只是坐着,時不時的加一兩段幹柴,專注的看着面前的火光……

當林雲第二天醒來,那是真正的醒來,而不是被噩夢驚醒,這種感覺很奇怪,毫無征兆的在破廟裏難得的睡了一個好覺。突然,他坐了起來,因為他發現自己正躺在幹草堆上。很顯然,這不是他自己躺上去的,想來是那和尚所為。可是以林雲的警覺,怎麽會就這樣毫無防範的睡着了,被那和尚挪動也不曾醒來。思來想去,林雲只好推想說是因為對方是一個出家人(雖然看起來不太正經),自己才放松了警惕。

一邊收拾行裝,林雲一邊反省着,而後又想起了和尚昨夜的建議。他覺得這和尚并不一般,何況自己并無去處,不如就走上一遭。如此想着,他便離開了破廟,奔着西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