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歸 — 第 228 章 裂口

“這是幾十年前,百姓們人為鑿出的洞穴。”書生無奈。

咋咋呼呼,連比帶劃的虎子頓時尴尬起來,“真的麽……”

“當然。”男子溫和地眨了眨眼,說罷,又轉向了離落,輕聲述說,“此地地勢簡單,一覽無餘,想必和光怕是貪玩,進了這洞中。我們較于他們年長,索性就一人守着這些孩子,另外一人去尋吧。”

雖說山妖一事不可盡信,然而也不得不防。

“依我之見,還是姑娘留在這裏較好。”他頓了頓,含笑說道。

離落在世人眼中,本就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少女,即使眉眼間時時萦繞着不同于同齡人的穩重,可到底讓人放心不下。

“先生言之有理,然而我卻不能完全贊同。”離落驀然開口,聲音清澈。

“哦?那姑娘是何想法?”男子面上并無不悅,很是認真地問着這個比他矮了不止一截的少女。

“我去尋,你在這裏守着。”

她的回答很是幹脆利落,卻如當初随幾人一同上船前行時,對此沒有任何的解釋。

仿若這一切都是随性而為。

而男子卻出乎三個孩子們的意料,他鄭重其事的思考了片刻,又擡眼溫和地看着少女,點頭,“如此也好。”

竟也是同樣的幹脆。

離落沒多想,轉身直接折入山洞中。

即便有所不濟,可她到底是修仙者,定能應付一二,而他們在外面,地面開闊,若有不測,也會有足夠逃離的時間。

……

這個山洞,想必在“山妖”傳聞之前,也有不少的人曾在這裏納涼。

離落彎着腰,仔細分辨着埋在土壤中的半截蒲扇,還有被遺留在草堆裏的一只木屐。

她繼續往前走着,并沒有出聲喚人,之前憑着五感尋覓到的那極淺呼吸,便已說明了,那孩子已經處于昏迷不醒的狀态。

這條山洞或許正如那書生所說,是人為鑿開的,裏面較為整齊,路也頗為平坦,十分好走。

大約行了一裏左右,裏面的視野已經晦暗不清,即使神清目明,離落的眼前仍有些模糊。腳下一個趔趄,離落眯着眼,這才認出将她絆倒的竟是一盞早已熄滅的油燈。想起稚童們所說,離落心下一定,看來和光也離得不遠了。

果不其然,還沒有走到幾步,就看見一個人影正躺在那裏,沒有動靜。

“和光?和光?”

她輕聲喚到。

然而回答她的,除了一陣猛烈的咳嗽外,又是繼續昏闕過去後的沉默。

索性四周也無人,不用避諱,一簇火光,從她攤開的掌心中燃起,離落一眼就看到那孩子蒼白的面色。

許是着了涼。

趕緊上前扶起,離落伸手摸了摸和光的額頭,又輕微的發熱,嘴裏還有着呓語,怎樣推搡都不醒。離落回頭看了看黑黝黝的來路,無奈,準備将這孩子背起,往回走着。

咦,這孩子還挺沉。

離落将和光兩只手搭在自己的肩上,起身,沒想到差點腳下不穩。

她咬了咬牙,倒吸着一口氣,還使了些巧,紮穩了下盤,努力的一提,結果,即便這樣,還是沒能将和光背起來。

怎麽回事?

她偏頭一看,卻發現和光的兩只手還在他肩上,然而身子并沒有挪動絲毫!

離落不由有些傻眼,用了這麽大的勁兒,怎麽會沒有動彈?她将和光輕輕放下,雙手從他的肋下插過,準備先一點點拖出去,然而還是和之前同樣的結果,和光整個人如同被釘在了這裏一般,完全沒有移動……

釘?

離落突然反應過來,重新燃起一簇火苗,微眯着眼,仔細地将和光躺着的地面瞅了個清楚,想要看看是不是有什麽石頭枝條挂着他了。

沒成想,這邊卻如履平地,一個石子都沒有。

離落又試圖繞到他身子的另一側,嘗試着推搡,然而剛站在那裏,離落整個人就僵住了。

那一個瞬間,仿佛被冰雪化成的水所浸,那種冷徹入骨的寒冷朝她整個人身上席卷開來,直接蔓延到四肢。

她艱難地張了張嘴,想念火系術語,可是感覺整個下颌都被凍住了一樣,一點也張不開。

離落看不見自己的狀況,卻在這時,無法避免的想到了那些凍在冰天雪地裏的死屍。

面色蒼白僵硬,嘴唇烏紫,眼球突出……

心裏不由自主地打了個激靈,她勉強用着精氣神兒抵禦着外界的冷意,又一點一點地調動身上明顯被這股子古怪的寒冷給限制住靈氣,讓它慢慢疏通自己僵化的經脈,游遍全身,最後彙聚下丹田處。

此番完畢,她這才感到身上的束縛卸下了不少,而與此同時,因為五感神識緩慢提升上來,離落察覺到不少不對勁的地方。

離落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身後,又看了看腳下和光躺的位置。

這裏……好像有一道裂口……

她皺着眉,想了想,又有些僵硬地回到先前的地方。頓時,明明還是那有些陰冷的山洞,可從剛剛站的位置移開,一對比,倒有了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在這個世俗小鎮後山的山洞中,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離落咬着下唇,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先将和光從這位置挪動開來。他是世俗之人,這樣的寒冷經受不住,不過好在,只是他身體的其中一部分在那個看似裂口的地方,否則可不僅僅是昏迷這般簡單了。

施展着隔空的火系術法,讓暖意包圍着男童一側的身子,離落以指為針,拂在和光的穴位上,貫以細微的靈氣,嘗試着緩解他內裏已有滞澀的經脈,從而使他蘇醒。

離落的鬓發間,很快就有了些微的汗意。

她并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卻是第一次對着世俗人,而且還是個孩子,注以靈氣。

世俗人的身體,無論是經脈亦或者五髒六腑,本就脆弱,尚且丹田并不明晰,無法作以緩沖儲存,稍有疏忽,整個人都有危險,離落此刻絲毫不敢大意。

可偏偏,越是在關鍵的時刻,越容易有意外發生。